中国“驼峰天使”
北明
王欢笑,英文名Rita Wang,来自澳门。1941年香港大学护士专业毕业,留任实习护士。日本人占领香港后,所有外国医护人员被关入集中营。中国医护人员则不许离开香港,否则格杀勿论。王欢笑她跟哥哥一起,以一个舢板漂离香港,冒死逃回澳门。她在那里一所教会医院工作,见过大量死于医药匮乏的受伤军人。听她的校友说可以在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美国人的开的军医院里工作时,她和她的哥哥一起跋涉一千多公里,抵达重庆。重庆国民政府空军总部确证她的身份和技能后,次日即把她送往云南昆明,那里急需懂英文的护士,那里是美国援华空军十四航空空队的医院。在那里,她曾经亲眼目睹她的两个闺密的男友,——两名飞越驼峰而受伤的美国飞行员,死于医院。
不久,为了及时抢救飞机失事的飞行员,美军在驼峰(喜马拉雅山群峰)旁边、云南大理机场附近荒僻处,建立了一个小医院。1944年,王欢笑奉命前往,到了那里她才发现,她是30多名医务人员中唯一的女性。由于欢笑的敬业与她的美貌,她的诗一般的存在,她被美国十四行空队员誉为“驼峰天使”。
多年以后,王欢笑对美国飞虎队、十四航空队飞越驼峰的艰险记忆犹新。她说,每天都有飞机失事,很难找回飞行员的尸体。
欢笑的故事令人扼腕长叹。她在那所医院爱上一名美国飞行员Penny(佩尼)。战争结束前,父亲去世,佩尼提前返回美国。走前他发誓,战后他要按照王欢笑在澳门的家庭地址,找到她。
战后,王欢笑回到澳门。但是,因为母亲去世,父亲生意破产,全家必须另择住处。——佩尼寻找王欢笑的唯一联络方式就此报废。
如果这一迁移还不能注定王欢笑的命运,那么几乎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确定无疑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搬家时,欢笑的手包被偷。那里面装着佩尼的地址。
巧得就像一个预谋。海誓山盟从此成为泡影。
2006年王欢笑在自己的云南家中回顾往事。2007年6月,这位抗战时期美军驼峰战地医院护士王欢笑,与世长辞。
欢笑后来的婚事,仍旧充满传奇色彩。
当年,在那个美军野战小医院里,欢笑间或跟同事聊天时曾无意说,她从前在澳门时,经常喜欢到一个灯塔那里去逗留。就这一句话,当年医院里一位同事,高盛道(音译:Gao Shengdao)记住了。王欢笑是他的梦中情人,战后,为了找到王欢笑,高盛道前往澳门,先是找到那座灯塔,然后就在那座灯塔下终日等待。时过境迁,可是他居然在灯塔下等到了欢笑——欢笑多年的习惯没改。二人由此成为终生眷属。婚后,他们回到昆明医院继续工作。1949年中国易旗,他们中断了工作,但是没有逃往台湾。欢笑的婆婆年迈体弱,无法远走他乡。欢笑决定全家人留下来。
这一决定,是王欢笑人生故事另一页的开端。文革期间,欢笑被红卫兵殴打致残,成了驼背。挨打显然与她抗日经历有关。此后她对往事闭上了嘴。连她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曾经是几千名美国驻华空军飞行员心中的“驼峰天使”。
2004年,王欢笑92岁,偶然得知几名当年援华抗战的飞虎队员要重访云南机场遗址。她坚持要去与飞虎队员们相见。这个要求令自家儿女惊讶不已:这些外国老头儿跟他们家老太太有什么关系!?欢笑为了说服儿女同意她前往,合盘托出了自己的故事。结果是,老人如愿以偿,跟那些飞虎队员及其后代重逢了。
“美军损失飞机500多架,牺牲机组人员1500多人”。在她的战友们中间,老人用纯正的英国口音的英语这样回忆说。
命运在老人迟暮之年,把拿走的彩球又抛回来了:老人终于找到了失散的爱侣当年的下落。
这仍然来自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欢笑的哥哥,那个曾经与她一起逃离香港日占区,又一起到抗战陪都重庆的哥哥,后来移居美国,2004年在美国去世。由于他的去世,哥哥的家人有机会整理他的遗物。在遗物中,家人们发现了王欢笑的东西。他们将这些物品寄给了远隔太平洋的中国的欢笑。
——一条中断了几乎一生的线索,就这样连起来了:在那个越洋抵达的包裹里,除了欢笑当年在美军机场医院工作的身份证,还有一张佩尼的照片!最后,最重要的,有几封没有拆开的信。这几封信,是佩尼写的。信封上邮戳的日期是1946年。
佩尼在绝望中曾经疯狂寻找欢笑。他甚至飞到过澳门,在人地两生、语言不通、一无所凭的国家,他到过欢笑的旧址,四处打听并追索他的天使的下落。
57年前的这些信都写了些什么,我们无从知晓;57年后,欢笑收到这些信时,是什么心情和感受,我们只能想象。
中国的反美运动自抗战胜利之后的1946年开始。所谓 “沈从事件”就是当时在野的中共当局为反美宣传制造的第一个谎言。“解放后”,韩战爆发,美国背的黑锅就更多了:“美国要从南北两面包围中国,进犯中国”;“美国要对华使用原子弹毁灭中国”;“美国在韩战中使用细菌战”等等(注:以上三项指控的真相,请参见拙作韩战系列文章《美国韩战期间“南北包抄中国”真相》、《韩战中“美国准备对华使用原子弹”真相》和《韩战期间“美国使用细菌战”始末》等文章),言之凿凿。中国从乡村到城市,有组织、有计划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美仇美抗美运动。从那时起,王欢笑就把自己的抗战往事深埋心间。文革挨整之后,更是绝口不提。
值得欣慰的是,她的经历在漫长六十年黑暗之后,尾声部分终于曙色初现。因此,在她那充满历史含金量的传奇经历即将终结时,封闭多年的心灵奇迹般地打开,多年尘封的故事终于传诸后人,那段辛酸的往事已然有了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结尾。
今年六月,这位九五高龄的老人,这位中美两国并肩抗击日寇时为祖国流血又流泪、献身又遭难的驼峰白衣天使,离开了人世。本文是她在生命的终端,留给我们和未来的故事。
2007年7月7日
原载《观察》
补记:本文资料源自美国援华抗战老兵、前“美国中缅印老兵协会”牧师文达尔•菲利普斯(Wendall Phillips)写给笔者的信。原始信息来自“The Independent”2007年6月8日“Rita Wong: The nurse who cared for tigers”(王莱塔:救护飞虎队员)和英文版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2006年8月15号文章“War Heroine Nursed Secret for Decades”(战争英雄女护士隐藏秘密数十年)。本文脱稿后再次查阅,发现多家英文媒体包括BBC均在七七事变日刊登了王欢笑去世的消息和她的故事。)
谢谢作者。应该把这样的历史告诉世人。
回复删除谢谢作者!
回复删除